澳门新葡8455线路检测中心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QQ、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极速模式。
学院新闻

“山与水”系列讲座2025年度第43期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9-30浏览次数:信息来源:澳门新葡8455线路检测中心

2025年9月28日上午9:00,由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六所高校相关学科和《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的“山与水”系列讲座第43期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技术赋能健康耕地”,采用线上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0余名师生和专家学者参与。

本期讲座由澳门新葡8455线路检测中心院朱道林教授主持,邀请澳门新葡8455线路检测中心院张超教授和北京市生态地质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孟美杉作主旨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柯新利教授和澳门新葡8455线路检测中心院院长孙丹峰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张超教授以“我国耕地酸化、盐碱化及治理”为题,系统梳理了我国耕地酸化、盐碱化的基本情况,指出“酸化”为耕地结构性退化之首,隐蔽性强,恢复困难。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pH<6.5的耕地占50%(约9.2亿亩),强酸性(<5.0)耕地占18%。近30年主粮区表层土pH平均下降0.4,南方红黄壤区年降0.02-0.05单位,且呈加速态势。在报告中,张超教授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剖析我国耕地酸化的原因,并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开展酸化耕地专项治理与工程进展,构建“钙基改良+有机肥+品种+施肥”技术等改良模式,以及不同区域治理组合模式。面向酸化与盐碱化耕地治理,张超教授强调,要因地制宜确定模式、管控水资源、多种措施综合施策、治理与利用紧密结合、科技支撑与政策保障衔接。柯新利教授认为张超教授的报告是耕地保护领域的关键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柯新利教授认为,在耕地酸化、盐碱化的治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如下几对关系:一是防与治的关系,可以把酸化、盐碱化问题放在更长的历史尺度来分析,进而识别出“防”与“治”的重点区域;二是,防治与育种的关系,可以从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个方面来考虑;三是,产量与品质的关系,可以考虑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与耕地酸化、盐碱化治理的关系;四是,防治与利用的关系,把耕地利用与耕地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五是,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可以考虑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划定耕地治理的重点区域,提升耕地治理的经济效益。



孟美杉副主任报告以“北京耕地保护工作实践与探索”为题展示超大城市耕地保护路径,依托土壤地球化学监测网,建立“入口管控—动态维护—日常监管—应急响应”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新增耕地验收规范》,建立可量化的核验机制,支撑新增耕地验收的标准化、数据化、精细化。同步推进破坏鉴定规程编制,完成近百案的耕地破坏鉴定和取证,为司法查处提供事实依据。未来聚焦耕地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强化耕地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谋划耕地后备资源挖掘、灾害风险监测等路径,持续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特大城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管护标准体系。

孙丹峰教授认为监测网搭建、标准制定、新技术运用等有效支撑了北京耕地保护工作,为全国超大城市耕地保护提供可复制的“北京样板”。针对后续深化方向,孙丹峰教授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可将现行指标体系中的“坡度”扩展为“坡形+坡位”,更加精细地刻画地形部位对水分养分再分配的作用;二是可把“有效土层厚度”界定为疏松风化层(R层)而非传统底土层,并同步测定容重,实现有机质含量体积的准确换算;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网络,对建筑垃圾、微塑料等新型碎屑侵入体进行元素形态与生态毒理分析,为耕地健康演变预警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新标尺。



朱道林教授主持了圆桌讨论,围绕“技术如何赋能健康耕地”,重点探讨耕地利用问题成因与治理模式、耕地保护实践与科学决策、未来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为研究生培养、科学选题与社会服务提供参考。与会专家指出,将工程、化学、农艺与生物措施进行集成,形成面向县域的可操作技术方案,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向农户的有效传递;除了技术问题,要重视耕地保护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关系,将耕地质量提升与农户经济收益相挂钩,增强农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耕地调查、监测与质量评价等项目开展,需要考虑政府管理与政策实施的现实需求;充分厘清“用-防-治”的关系,整合遥感监测、田间速测与农户行为数据,建设多源数据融合的AI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耕地健康状况的动态评估与智能治理,为国土空间规划与耕地占补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利用AI探索土地科学研究新范式,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强化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技术成果从研究走向实践、从局部试点走向系统应用。


供稿:王艳飞 魏冠华 何诗杰